Governing Scientific Accountability in China

Educational Module Resource for Chinese Scientific Practitioners

Mission Statement “生物科技的公众参与”中文教学模块的介绍:

This Educational Module Resource (EMR) on the public engagement of science for Chinese institutions is a key deliverable for Dr Joy Zhang’s ESRC project. It aims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awareness of public engagement of science and establish curriculum change in key Chinese institutions.

The EMR is co-authored by Dr Miao Liao (CATSED, Ministry of Science in China) and Dr Joy Zhang. It is funded by the ESRC and the University of Kent. We are also grateful for Professor Lu Gao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 act as the EMR China Coordinator. She organises and overseas the trial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lectures in different Chinese institutions.

We provide an abridged Student Version of the lectures below. In you have any queries, or if you’d like to receive the free full scripts with supporting materials for your teaching in China, please contact Dr. Joy Zhang (y.zhang-203@kent.ac.uk).

这套生物科技的公众参与中文教学模块(Educational Module Resource, 简称EMR)的产生是基于ESRC项目 “中国科研公信治理”的调研成果,以及此项目于2017年3月底,在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科技⻛险与公共参与国际培训研讨会”上中英多方学者的讨论。我们旨在建立一套能够介绍欧美相关经验,但又能和中国国情接轨的课程,希望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帮助中国科研工作者高效获得(海内外)公众对中国科技投入与产业化的理解及信任度,推动中国科研界对建立成熟顺畅的与大众沟通渠道的探索。本教学模块初衷是帮助任课老师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教学脉络,以使其能把相应知识点整体或局部地融合到其目前的教学中,本模块也希望能够作为研究生以上科研工作者自学的材料。

此讲义试用稿由廖苗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melian@yeah.net)和张悦悦副教授(EMR负责人,英国肯特大学,y.zhang-203@kent.ac.uk)联合撰写。我们诚挚的感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高璐副教授(gaolu@ihns.ac.cn)出任EMR中方协调人,组织及回访课程在中国院校的试用。

本课件免费为中国科技工作者提供,在此您将可以看到经适当剪裁的学生版课件内容。但如果您有意将其纳入教学,希望您能对我们有所告知,我们将很乐于无偿向您提供有延伸及注解内容的教师版课件全文,也希望能得到您中肯的批评指正。





Lecture 3

ESRC项目生物科技的公众参与中文教学模块

第三节课 讲义

(试用稿)

Instructions讲义使用说明:

请参照对应ppt阅读以下文字。标题数字指代对应ppt文件中相应幻灯片顺序。讲义由两部分组成:目前所示为课程核心内容,我们还相应编写了为教师提供的扩展资料及更详细的教学思路解析,您若感兴趣,欢迎通过电子邮件和EMR负责人,英国肯特大学的张悦悦教授联系索取:y.zhang-203@kent.ac.uk)

Main Text讲义正文

1. 第三课公众参与的途径、方法与设计

课前5分钟的小练习,请对下面这个问题自由发表看法:

通过前两次课我们已经知道和公众沟通、双向交流在当今对科学发展很重要,也是国际科研界的趋势,在大家印象里,在国内目前如果想做公众参与可以有哪些途径呢?

猜测大家可能会提到的途径会主要涉及传统科普渠道:比如给报纸写文章、参与电视和广播的节目、微信公众号、播客、知乎问答、科普周、拍摄纪录片、网络直播、给中小学或社区上课、开座谈会、科普摄影展、科协活动等。其实在知识传播已经突破传统模式的今天,传统的科普其实也掺杂着很多互动元素(比如知乎等社交媒体是有问有答有评论甚至有反驳),而且很多科普的成功度依赖于能够使对方感兴趣,能够使对方参与进来(——这对于一些需要“行为改变”或“习惯/偏好改变”的项目尤为重要,比如社区垃圾分类处理,再比如改变某人群的饮食习惯、喂养习惯——多吃蔬菜等,未必一定是转基因。当然,接纳很多新科技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行为改变的过程。)

另外,国内现在越来越多的“听证会”其实也是公众参与的一个新途径。

2. 参与途径

- 根据同学们所提到的(以及没有提到的),大致公众参与的途径可以归为三类:项目、平台、媒体。

- 项目一般是“一个主题、一场活动”,但也有同一个主题举办多场活动的,比如我们下面将要提到的转基因大米品尝会,持续几年,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次。项目和平台以及媒体的区别在于“临时性”:没有固定的场所,组织者是为了这一个项目临时聚集起来的,办完之后就解散。

- 平台是由某一机构运营或提供稳定支持的渠道,如论坛、沙龙、网站等等,可以长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但最近二三十年,不仅在国际上,在国内也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这些“平台”是由谁来搭建的:以前的平台,尤其在中国,可能主要依靠政府或高教部门(科协、科技馆、地方政府、大学)资助承担,但现在这些平台的搭建不仅私有化,而且可以是众筹出来的,很多是草根化的。

- 媒体则是指社会上已经存在的综合性的传播平台,比如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即成的专业媒体渠道。

- 这三类途径并不是严格的相互区分,只是为了告诉大家,和公众互动的渠道和切入点很多,既可以是专项的活动,也可以根据现有的传播渠道、公众舆论而进行相应的互动。我们已经强调很多次“参与”这个概念是双向的,让公众能在交流过程中也有主动性,这里自然也包括我们科研工作者能主动去融入和了解社会生活。

3. 公众参与途径-1:项目

- 大家可以想象,通过项目邀请公众对某个科技问题的思考和表态是一种相对好控制的方法,因为它是一个相对自成体系的交流方式,需要项目组织人事先有明确和周详的计划,而且往往组织者和公众的思想交流是发生在某个预先设定的空间和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包括参与人群可能也是有预先筛选或针对特定目标人群的。

- 举两个例子 :

- 右图是一个国外的例子:1981年——美国和苏联处于冷战状态,进行着比拼核弹头数量的军备竞赛——一位名叫Barbara Donarchy的美国艺术家在欧洲旅游时,遇上了人们对建造武器的抗议,于是开始构思如何以形象的方式来向世人展现核武器工厂的规模。她想要用一种人们熟悉的、平静的、接地气的方式来表现远离日常生活的、高科技的核武器,用美丽的外观来吸引人们关注这些危险、可怕的东西。她策划一个名为“琥珀色波浪”的艺术展。她召集了70多人创造了31500个陶瓷锥体, 这代表了当时(冷战时期)美国兵工厂的核弹头总数, 还有微型陶瓷轰炸机、潜艇和导弹, 以代表三种战略核武器运载系统。展览在美国15个城市和德国柏林展出,吸引了数千名参观者。1985年的一位参观者说“这(指核竞赛)显然是疯狂的、不可饶恕的。(This makes the obviously insane unforgivable.)”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几点,首先,有针对性的策划公共项目常常能非常有力并有效地传达信息,第二点,也是后面会讲到的,即科技信息的沟通未必一定依赖于文字,和演讲,我们应该开动脑际挖掘多种媒介形式。

- 另一个例子是国内的,即左图显示的“科学之宴——转基因食品品尝会”。这个事情的背景是我国在转基因大米的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并且获得了成果,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抗虫害转基因水稻在2009年就已经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但一直未能商业化种植,人们买不到也吃不到。这其中的原因,既有监管审批流程的不完善,也有媒体的负面报道,还有公众从食品安全和环境风险角度的种种质疑和反对声。

- 为了回应人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质疑,“挺转派”就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从2011 年5 月到2015 年10 月4 年多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组织的转基因食品品尝会超过百场,参与的人次达4 000 多。品尝会的参与者的职业分布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在校学生,超过75%的学历在本科以上。他们参与的诉求既有个人层面的(向家人“科普”,希望自己和亲友能够吃到转基因食品,因为转基因食品更为安全、物美价廉),也有制度层面的(认为转基因监管制度不合理,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水稻有了安全证书,但农民想种却种不了),还有社会层面的(关心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希望弘扬科学精神开启民智)。

- 这是一次由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组织者自己认定的身份是:科学爱好者和转基因食品支持者。他们通过向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申请到转基因大米,在网上招募参与者,然后在酒店或以户外野餐的形式举行品尝会,通常还伴随有嘉宾演讲和科普交流活动,然后拍照上传到网络进行宣传。

- 由于挺转派和反转派势不两立的舆论背景,这项有着鲜明的挺转立场的公众参与活动,虽然制造了舆论的声势,但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反转派认为这纯属作秀,不足以打消其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疑虑,甚至有人指出其利益相关的背景。组织者为了避免活动场合出现争端,对参与者的立场进行严格的限定,不让反转派参加活动。这就让“参与”变成了单方面的宣传,失去了不同立场的公众互动沟通的功能。

4. 公众参与途径-2:平台

- 一说“平台”,好像就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最好的平台是能够灵活适用于各地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平台”其实更多指的是一种做事的“模式”。平台的优点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渠道(或者是场地,或者是人力资源),对各种科技议题开展持续的讨论,这有助于塑造公众参与的文化氛围,提升当地民众参与科技讨论的能力。正如车库咖啡和创客空间能够集聚创业者群体,科技馆、科学咖啡馆这类平台的出现也能够有助于打造对科学有兴趣有参与热情的社区。

- 欧美近几年非常流行的一个公众对话的模式就是“科学咖啡馆(Café Scientifique)”,指的是科学家和普通公众在咖啡馆、酒吧、餐馆、剧院这一类的远离学术环境和氛围的场合,一起讨论和交流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问题。

- 这些活动大多是大学里的院系自己组织的,也有区域相近的几个研究机构联网一起组织的。

- 选择在咖啡馆里,并不仅仅是因为气氛比较轻松,交大家边吃边喝边聊,更重要的是咖啡馆的象征性,即虽然很多科学咖啡馆还是多少依赖讲座的形式,但交流是在一个公众空间,在这里,讲述科学概念和科学前沿的专业学者不是科学“权威”,也并不是在“教授”大众某些知识,而是和听众一样的“公民”,只是术业有专攻,一个公民在把自己的特殊知识和其他公民做一个分享,然后在后面的讨论中,听众再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通过提问、探讨、补充等方式,完善整个群体对一个问题多角度的理解。

- 科学咖啡馆的组织者定期组织活动,邀请科学家参与,吸引普通公众来交谈互动。

- 这个平台也已经延伸到中国了。2003年,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British Council)将该活动引入中国,在北京、南京等地协办“科技咖啡馆”,2005年,上海“新民科学咖啡馆”诞生,至今已举办活动达200多期。

- 除了“科学咖啡馆(Café Scientifique)”,中国科协还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右图),定期围绕社会科普热点,邀请科学家与媒体记者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从2011年3月起到2014年9月共举办了49期。每一期内容的视频和现场文字实录都可以在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的网站上看到http://csmc.crisp.org.cn/html/face2face/

- 与科学咖啡馆不同,“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平台并不是科学家与普通民众,而是科学家与新闻媒体记者之间的互动。正如上文所说,科学咖啡馆的平台在国内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地域和受众范围的局限,与之相比,我国的众多全国性的新闻媒体,能够覆盖到更广的地域和更多不同层次的受众。小城镇和农村的民众不太有机会去参加科学咖啡馆的活动,大城市里一些文化层次较低的民众可能对科学咖啡馆兴趣不大,但是他们都有可能通过新闻、报纸、大型综合性的网站接触到科技相关的信息和讨论的议题。让这一部分公众有更多的参与的渠道,就需要以媒体为中介,让新闻机构、记者成为科学家与公众互动沟通过程中的传话人。科学家面向媒体,要试图向外行、公众、全社会传递他们的知识、价值和立场,媒体再将这些信息以普通民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出去。另一方面,媒体也要代表外行公众向科学家传达价值、立场和需求。

5.公众参与途径-3:媒体

- (接上文)既然媒体这么重要——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同时文化统一性较高(汉字和普通话普及率高)的国家——公众参与的途径当然也就少不了受众覆盖面广的新闻媒体。简单对比一下:组织一次转基因大米品尝会,可能有二三十人参加;举办一次科学咖啡馆,宣传做得好一些,场地足够大,也许能有七八十甚至上百人;但是,新浪微博上的一个大V发一条消息,可能有数千条回复、数万条转发和点赞(流量明星数十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发一篇文章,在央视上录一个节目,那受众人数之多、范围之广也可想而知。

- 随着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科技议题的兴趣也越来越大,各大新闻媒体更多地关注科技相关的信息和议题,在新闻事件中采访科学家,制作科普节目,甚至组织相关的交流活动。参与这些平台的活动,也是进行公众参与的方式。

- 有的同学会想,能上央视录节目,接受采访或者给报纸写稿,那都得是院士、著名科学家、大牌教授才行,年轻学子都不够资格,没有威信。但是其实,现在与科技相关的媒体是非常多的,相关的栏目、节目也非常多,并不是所有的节目都能请到专业对口的大腕儿。所以即使是年轻的科研人员,也不妨考虑以接受媒体的约稿、采访等方式来与公众交流。正所谓大咖有大咖的光芒,小咖有小咖的市场。

- 另外,媒体的种类也有很多。有的是大众媒体,比如提到的央视、人民日报、新浪、搜狐等,他们会有一些科普类的频道或者专栏。有的是专业的科技类媒体,比如科技部主办的《科技日报》、中科院主办的科学网。还有一些致力于科学传播的新媒体,如果壳网、丁香园。大腕儿媒体可能会倾向于找大腕儿科学家,注重权威性。而果壳网这样的新媒体,主要以博士生、博士后等青年科研人员为主,更注重时尚和趣味。

6.方法:根据目标分类

- 上面提到的是三个比较常见的途径,那每个途径之内,具体沟通时还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怎么选择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来确定哪些形式更有效

- 告知

- 咨询

- 合作

7.以“告知”为目的的常用方法

- 第一类,以“告知”为目标,这类似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科普,就是要向外行和公众传递科学知识和相关信息。

- 当然随着近年来科学传播理念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需要告知公众的不仅仅是与科学相关知识、成果、成就,对于正在进行还没有确定产出的科研项目,还可以告知公众这些科学研究活动的方法、过程,以及某一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为什么公众会感兴趣知道科研的过程和方法?有的公众会想要知道研究过程中有没有合理、负责,有没有浪费。例如有没有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有没有遵循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有的公众会想要了解研究设计的方案是不是周全、合理,这样才能对研究的结果——无论是失败还是做出了产品——有更多的宽容和信任。

- 除了让公众增加对科研的理解和宽容度,告知目的还有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提高社会整体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让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面对诸如食品安全、环境风险等问题,能够作出更好的判断和决策。

- 以告知为目标的方法,最典型的包括制作音视频、演讲和展示、为公众写作。

8.以“咨询”为目的的常用方法

- 第二类,以“咨询”为目标。如果说告知的目标是科学家向外行公众传播信息,那么咨询就是反过来,由外行公众向科学家传递信息,或者说,是科学家向公众获取信息。

- 提到向公众获取信息,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大概就是科技产品的市场资讯,或者说了解社会所需,有时甚至可以从外行那里获得一些新鲜的视角,对科研工作有所启示。

- 这些都没错,但是还有一些更现实的例子:

例1:弹性假黄瘤 (Pseudoxanthoma Elasticum, 简称PXE)是一种遗传病。在美国有一个组织叫PXE国际,是这种疾病的患者和他们的亲属成立的。该组织收集有这些病患及家属的相关生理组织样本以及有关的基因信息。研究者想要获取这些样本、家族史或者其他重要的研究数据,就得找到这个组织,经过他们同意才能用来做研究,而且还会在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发表文章或者申请专利时,把这个组织署名为合作者。PXE 国际创造了一套新科学与社会的合作模式, "外行" 不仅是 "DNA 的提供者", 而且还是科学知识的合作生产者。上一课里我们提到过“扩展的同行共同体”和“扩展的知识”。这里科学家和患者形成一个集体网络, 这个网络把各种不同的伦理价值和情感与技术创新联结在一起。但是影响因素很多的综合性疾病需要收集来自不同人群的组织和相关信息, 其中许多人可能还没有受到疾病的影响。他们也许并不愿意提供信息也没兴趣成为合作者。因此,PXE模式能在何种程度上推广到不同领域还是未知之数。

这个例子不仅体现出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搭建长期的对话平台,取得信任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有助于科研的信息,并且和下面提到的第三个目的“合作”有交叉,进一步说明现实生活中沟通的目的不是孤立的或单一的。

例子2:2005年夏天,英国举办了一项为期五周的市民陪审团(citizen jury)活动——纳米陪审团(Nanojury UK)。此次活动由剑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卫报和英国绿色和平联合主办,从市民中随机挑选出20名左右的陪审员组成陪审团,让他们听取专家证人的证词,然后进行商议,给出裁决。被选中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证人分别来自谢菲尔德大学、英国政府科技办公室、社会组织ETC小组、纳米投资企业,他们代表了围绕纳米技术的争议的不同观点的专家意见。每位专家证人要向陪审团做大约15分钟的口头陈述,如果使用了陪审员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会被出示“红牌”警告。陪审员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要求专家进一步澄清。陈述结束后,陪审团要闭门进行讨论,可以就某些问题再次请回专家证人进行质询。讨论结束后,陪审团要给出统一的“裁决”。经过了长达五周时间的听证和讨论,陪审团给出了一份最终“裁决”,内容包括20条关于纳米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建议,其中的十条获得多数陪审员的支持,包括对合成的纳米颗粒进行安全性测试,将纳米研究的经费用于解决健康、环境等长远的问题,提供安全有效的纳米医药等等。

通过市民陪审团的形式,政府和科学界向公众“咨询”了他们对于技术发展的需求、担忧和看法,有助于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1)专家证人的陈述可以让市民陪审团获得更多的相关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的公众意见和态度会是更为明确的;(2)陪审团之间的充分交流、讨论能够让公众中的不同视角、观点和立场相互沟通,有助于达成有效的社会共识;(3)陪审团向专家证人进行质询,让专家与外行之间的沟通更为平等、更有针对性。

9. 以“合作”为目的的常用方法

- 第三类,以“合作”为目标。除了科学家获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科研成果更好地满足公众需要之外,还有一种共赢的方式是公众参与到科研的工作过程中来,科学家获得帮手,公众获得参与感,然后共同产出科学成果。如果听说过“公民科学家”,例如业余爱好者帮助专业科学家观察鸟类迁徙的轨迹、观星、监听太空信号等等,就对这种“合作参与”有点概念了。

- 介绍一个叫做“大贝尔实验(TBBT)”的项目:几万人通过玩手游就能帮助科学家进行量子物理学的实验。大贝尔实验(The Big Bell Test): 人类随机性驱动量子实验,意图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进行一系列首次由人类志愿者(又名贝尔员)决定参数的量子实验,从而测试量子物理学的规律。实验需要至少30000人参与,全世界的九个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开展这项实验。在2016年11月30日这一天,全世界各地人,只要从大贝尔实验官网 www.thebigbelltest.org打开一个专门设计的网页游戏,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输入一个尽可能随机的包含0与1的数列,这些数据将被实时传送到各地的量子物理实验室中,科学家利用它们的不可预测性来对量子物体包括原子、光子、超导体进行测量。

- 公民科学在利用民间力量聚少成多帮助解决科研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教育公众,提高人们对科学的参与度,同时,可以让公众参与到可能会影响环境或政府政策的研究中来。

10 设计:PPPI法

- 高质量的公众参与活动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的方案。下面简单介绍一套基于目的(Purpose)-对象(Person)-流程(Process)-影响(Impact)四维度考量的设计方法,简称PPPI法。若想了解更为详细的公众参与活动的设计、管理和评估的方法,可以访问NCCPE网站:

- https://www.publicengagement.ac.uk/plan-it

- https://www.publicengagement.ac.uk/do-it

11 目的

- 要设计一个公众参与活动的方案,首先要明确进行公众参与的目的,要问自己:为什么要进行公众参与?设计这项公众参与活动想要获得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已经介绍过,根据不同的参与目标——告知、咨询、合作——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

- 在这三大类目标之下,我们还可以更具体地明确活动的目的。以下是一些活动目的的示例,供参考:

- 启发学校的孩子、成年人或家庭对你的研究领域或学科感兴趣

- 传播你的研究成果

- 使公众参与科研项目或帮助形成研究问题

- 咨询公众对你的工作的看法

- 动员公众参与你的研究

- 与公众合作开发或者运营一个项目或活动

参见:https://www.publicengagement.ac.uk/plan-it/why-engage

12 对象

- 设计一项参与活动,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有哪些参与对象,他们的年龄、身份、知识背景是什么。设计一项面对青少年/中小学生的参与活动,和设计一项面对城市白领、公务员,或者退休老人的活动,需要的方案会有很大差别。明确活动的对象,然后要试着去理解他们: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兴趣,对什么科学议题感兴趣,为什么会有兴趣来参加活动?

- 例如:

- 针对中小学生,可以利用博物馆、科技馆等场地来开展活动,可以设计互动的游戏来增强参与感;

- 针对老年人,可以在他们生活的社区、街道、公园开展活动,更多地关注健康、医疗等主题;

- 针对年轻人、城市白领,利用咖啡馆、电影等较为时尚的方式来引发兴趣。

- 除了上述以人口学划分的对象群体之外,这里还想特别介绍以对科学的态度来划分的不同对象群体。根据欧洲2014年的公众对科学的态度调查报告,可以区分出六类不同的人群:

1. 自信的沟通者。这个群体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约14%,年龄大多在35-54岁之间。他们已经高度参与了科学相关议题,对科学和科学家有非常积极的态度。非常希望政府把专家意见和证据传达给媒体和公众。这类人往往自认为有深度参与和足够的信息了,他们可能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科学建议如何影响政策制定以及如何改进新闻媒体的科学报道这类的信息。

2. 质疑类沟通者。比例约13%,多为年龄在55岁以上的男性。他们也是已经深度参与了的群体,有足够的科学知识,特点在于科研人员较为不信任,对于政府管理科学事务也缺乏信心。他们有兴趣更多地参与公众咨询,希望公众在科技决策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他们认为科学家都是闭门造车的人,所以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公众已经参与到科技决策中,给这些人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3. 后知后觉者。比例约18%,多为年龄在16-34岁之间的女性。他们在上学时并不喜欢科学,但现在对科学很感兴趣,想要更多参与科学决策。他们对环境问题、伦理问题非常关注,特别感兴趣气候变化、转基因作物、动物实验等议题。针对这群人的公众参与活动不能局限在些单一议题上,要更多地联系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兴趣。他们会比较想听科学家谈论科研工作的社会和伦理影响。

4. 焦虑者。比例约23%,多为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女性。他们生活中宗教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强烈认为科学是有局限的,不太认同对科学的经费投入能带来经济效益。对科学家的意图并不信任,也不确定政府能管住科学家。他们会想更多地听到科学家阐述自己的意图,尤其是在干细胞研究、合成生物学等有争议的领域。他们也想要知道科学家、科学共同体以及政府如何回应公众的关注的问题。

5. 不沟通的怀疑论者。比例约13%,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女性。他们在上学时已经放弃科学学习,如今觉得听到科学相关信息就头大。不相信科学家能自我约束,认为要管得更严一点。他们自己不想参与,但希望政府能更多听取一般公众的意见。如果能向他们展示科学已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可能会让他们对参与的兴趣大一点。

6. 无兴趣者。比例约20%,多为退休老人。觉得不了解科学,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兴趣或者关注点。对新事物不感兴趣。认为科学是别人的事。对这群人,要打消科学对他们的神秘感,让他们认为科学也可以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参与。

13 流程

- 一个项目通常有四个阶段:起始、执行、终止、回顾。

- 起始阶段: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组建团队,进行任务分工。

- 执行阶段: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做项目宣传;监控项目执行,进行风险控制。

- 终止阶段:提交成果报告。

- 回顾阶段:评价项目的成败和收益。

- 其实在没有实践之前,估计绝大部分同学都会觉得这四个阶段比较空洞,而且有点显而易见,很多需要在实践中体会,但这里只向大家特别强调两点:

- 一个是“执行”,既然要执行就必须可行,而现实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这里不仅包括人员资金上的限制,而且也包括人群与亚文化之间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所以大家在设计项目的时候要“务实”。

- 第二个想向大家强调的是“回顾”,因为绝大部分时候,报告一交,这活不就干完了嘛?这里的回顾也是遵从务实的原则,一来是我们从宝贵的科研时间中抽出一部分来做公众沟通,那么这个时间也要利用的有效率,所以应该做到对自己的活动效果“心里有数”,比如我怎么知道我的公众沟通是有效果的?我可以获取哪些信息作为我沟通效果的评估指标?最好在项目初期的策划阶段就制定一套评价方案。可以自评,也可以请外部人员来评价。回顾的另一层意思是,公众沟通和科学研究一样是个延续不断的过程,总结这次的经验,可以有助于让以后其他科研项目的公众沟通更顺畅。

14. 实践经验分享

- 这节课主要给大家梳理了公众互动的途径和渠道,讲到这里大家大概对怎么设计一个公众互动的活动提纲心里有数了

- 但是还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具体怎么做呢?比如我是想写科普文章,但是我怎么觉得自己文笔不好?或者我是想利用多媒体让公众都了解、支持甚至痴迷于我的研究呢,可是我是个理科生,不像文科生那么会说,也不像艺术科学生那么会展现,我该怎么办呢?

- 这种顾虑各个国家的科研工作者都有。在欧美很多大学中,在研究生必修的学时中会单独有针对媒体培训或者沟通技巧的学分,有时候他们还会请表演系、艺术系、传媒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肢体和语言的培训。

- 在目前有限的学时设计中,我们自然无法把文字、图像、行为等不同方式的传播媒介进行深入讲解,更重要的是,其实可能有些同学已经领悟到了,公众参与其实也需要科学工作者自己修养的一个提高——换句话说,也需要大家课下自己练内功。所以是下面会给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的经验,以及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去哪里获得相应的技术和知识支持。

15. 制作音视频

- 音乐和视频等多媒体一直以来就是传播科学和吸引公众的重要手段,比如你看《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小时候不也是痴迷于“质子教授”那档儿童电视嘛。你们当中是否也有《三体》《星际穿越》《降临》的粉丝呢?

- 当然,对于普通科研工作者来说,制作影视或电视作品实在不现实,可能最多只能作为顾问或者被聘请为专家去参与。而如今网络平台提供了很多低成本的广泛传播的渠道。可以在喜马拉雅这样的应用上开设自己的电台,当播客;在微信上开个人公众号,推送自制的多媒体节目。

- 英国的公众参与国家协调中心在他们的网站上给出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指导,专门教科研工作者如何制作一个播客节目,包括如何吸引听众、需要什么样的器材、如何写脚本、如何剪辑、如何使用和推广等等。

16.演讲和展示

- 相比于制作播客,一种更为普遍的,或许大家都有机会去尝试的方法就是面向公众演讲。

- 说到演讲,有些人可能就会说,不就是做ppt嘛!另一些人可能会知道,同样是ppt,质量可很不一样哦!

- 看过TED演讲的同学请举手?估计很多人哪怕因为是为了学外语,也看过TED吧?里面的内容是各行各业的前沿,由各种领军人物用最深入浅出的语言分享他们的心得。

- 你可能觉得能上TED讲台的都是牛人,他们的演讲当然好喽!其实可不是,每一个TED演讲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每一个词都是经过仔细推敲过的。很多演讲人不乏政客、教授、媒体人,很多人本身都是公众演讲的老手,但其实他们每一个人的讲稿都要事先通过TED团队反复推敲和修改。国内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平台,比如听道,一席等,当然后台团队对演讲推敲细致程度不一样也很大程度上使这些平台的演讲质量不一样。

- 给大家讲这个例子,不仅是推荐大家下次听到这些演讲的时候,能主动留意一下别人的演讲技巧,更重要的是告诉大家,一个好的演讲和展示是需要花时间的,而且也是值得花时间的。所谓的“深入浅出”,并不是“大牛”才能达到的信手捏来,而是经过仔细推敲的,仔细思考自己要表达的内容,你也可以成为演讲台上的“大牛”。

17.演讲和展示(续)

- 那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小窍门?大家在做科研的学习过程中都受过演讲和展示的训练:开题、答辩、开组会、去参加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都是要把自己的研究工作介绍给别人听。但是公众参与活动的演讲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向非专业人士、向外行、向普通老百姓来介绍,这会是不一样的挑战。有几个技巧是在面向公众的演讲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 第一是通俗化。首先要明确你的目标是向外行介绍,所以不仅要尽量少用拗口的专业词汇,减少对方的抵触,而且要留心对每个对方可能不明白的地方,在对方感到困惑之前,就预先给予解释。

- 解释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呢?这里有个小窍门,就是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讲述的内容一个十四五岁的岁孩子能理解,那难以程度一般就比较合适了。

- 第二是视觉化。科学研究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符号、公式,大量的数据,这些对于外行公众来说都是特别抽象、难以理解的。如果这些抽象的科学内容用一张图片或者一段视频来表达,就很直观了,一下子缩减了受众的理解距离。比如我们总谈大气污染,柴静《穹顶之下》那个纪录片里各种数据,但没有什么比口罩的清洁程度对比更让人体会到污染的严重性和急迫性了

- 第三是讲故事。这里讲故事不是说要“编造”,而是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情景代入,这里讲故事有点类似于“举例子”,设计一个现实的场景,或者一个实际的问题,容易让大家产生共鸣。另外一个是让枯燥的信息能通过一个生动的线索(narrative)串起来。

- 第四是用道具。之前讲了“看得见”,还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摸得着”。准备一个相关的小道具让观众进行传阅,有助于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 第五是要互动。向观众提出问题,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与观众进行讨论,鼓励观众相互之间讨论。当然,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观众提问都会是你想听到的,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问在点上——这些小磕绊都是交流中必然会出现的。这个时候需要耐心,而且一个社会科学素养提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社会的公民慢慢学会问问题的过程,科研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本身也起着引导的角色。

- 当然还有很多别的小技巧,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技巧要根据具体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受众来选取使用的。更重要的是要从实际的经验中去学习。

18.为公众写作

- 讲完了演讲,让我们回到最最简单平实的一种方式——写作上来。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写作可以在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差异化很大的平台上发表,而且广泛调用多媒体嵌入整合其中。

- 为公众写作在通俗化、吸引读者方面的一些技巧与演讲是相通的,同样需要考虑写作的目的、读者的身份和预期以及发表的渠道和平台。这里不再赘述但此处想要补充强调的一点是,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之外,如何在面向公众的科学写作中,呈现出可靠性、严谨性和专业性——这是科学写作区别于一般的媒体文章的特点所在。

- 那么,如何通过写作打造出科学靠谱的形象呢?以下三点可供参考。

- 第一,措辞严谨。尽管为了吸引公众的兴趣,需要对学术的语言进行通俗化甚至幽默化的处理,但依然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防止在传播过程中对读者进行误导。2014年,一条科学新闻引起了轰动,说清华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出“饿死癌细胞”的方法,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误会、夸大,给很多读者和相关的科研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随着公众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能识别“标题党”之类的不靠谱的文章。因此,在写作中打造靠谱的形象,应该警惕“标题党”。

- 第二,标明出处。科学研究基于可靠的事实,科学写作基于可信的证据。尽管公众并不是论文评审专家,但是,依然应该通过对数据、证据的来源辨明出处,赋予读者去辨别、核实信息可靠性的能力。英国一家名为Sense about Science的机构,一直致力于推进科学传播,他们出版了一个面向公众的同行评议指南(I don't know what to believe)(中文版发表在果壳网上http://www.guokr.com/article/436902/),告诉公众关于“同行评议”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去辨别科学新闻的可靠性。通过鼓励公众去核实科学新闻的证据,除了能够树立科学的靠谱形象之外,本身也是对科学方法的一种传播普及。

- 第三,标明身份。果壳科学人是一个国内知名的科普公众号。他们在推送的文章里,特意附上一个叫做“作者名片”的小模块。通过作者名片,读者可以得知写作这篇文章的人是什么知识背景、在什么机构工作,通过对于机构和个人的信任来强化对于内容的信任。这里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s)”,指的是一个科学家为特定的机构工作,或者接受特定渠道的资助,有可能干扰她的专业立场。尽管一个正直的科学家应该尽量减少利益冲突的干扰,但是,对于相关利益的公开申明,正是其专业性的表现。

19. 小结

■ 促进公众参与的途径(举例:项目、平台、媒体)

■ 与公众沟通的方法和模式(举例:告知、咨询、合作)

■ 设计公众参与活动的PPPI框架

■ 实践经验分享(制作音频、演讲、写作时容易遗忘的技巧)

20. 下节预告

下节课将会以几个具体的案例来介绍国外开展公众参与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让同学们对本节课介绍的方法有更感性的认识。

 

Telephone: +44(0)1227 827574 or email us

SSPSSR,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Cornwallis North East, University of Kent, Canterbury, Kent CT2 7NF

Last Updated: 15/09/2017

Image by Steve Jurvetson